为什么美术馆越来越像“菜市场”?

2023-08-22 05:34:39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这个暑假,五花八门的研学团、夏令营行情火爆,一跃成为旅游业“顶流”,作为热门目的地的各大博物馆、美术馆更是人满为患、一票难求。


(资料图片)

其实,这几年,到博物馆、美术馆逛展、打卡、遛娃,已经成为一种风潮。甚至有人说,“现在的美术馆,逛着逛着就成了菜市场。”

“上海浦东美术馆开馆两年,累计参观人次近100万,近一年单日最高接待观众超5000人”;

“郑州美术馆2020年开放半个多月,吸引逾3万观众前来观展”;

“2022武汉双年展,武汉美术馆总接待观众近600000人”;

“2023年暑期,成都市美术馆接待观众超9万人”……

放在几年前,逛博物馆、美术馆,并不是国人自然而然的生活常态。而眼下,“网红展”“光影展”等层出不穷,且不论它们能否在未来持续保持生命力,至少相比以往,大众对美的需求与氛围达到了一个高峰,美术馆似乎正在迎来“流量时代”。

那么,在国内美术馆不太漫长的发展史中,流量是助力美术馆走出“困难重重”的灵丹妙药吗?上周末,城叔在一场以探讨面向未来的美术馆为主题的论坛上,听到了一些声音。

流量高峰

不可否认的是,总体而言,人们对博物馆、美术馆的热情空前高涨。

近两年,一到节假日、寒暑假,就会出现“拼手速抢门票、入口处排长龙、展厅内人挤人”这类新闻报道。尤其是行将结束的这个暑期,博物馆、美术馆更是成为一些研学团队的首选之地。

图片来源:文旅之声

广东佛山和美术馆执行馆长邵舒的分析是:“疫情期间很多娱乐场所不可进入,美术馆反而因此获得了一些市场红利。”打卡拍照、集章、买文创、开展公教活动等一些相关的文化消费习惯,在公众中得以慢慢挖掘、培育。

同样,这些艺术生产与文化消费空间,正与观众相向而行,美术馆越开越多。

即便是疫情之下,也有不少新的美术馆陆续建成并开馆,既有公立美术馆,也有民营美术馆,而且不再只是扎堆一线城市。

近年各地成立的部分美术馆图片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名目繁多的美术展、艺术展更是遍地开花,为文化消费提供了丰富的产品供给。从各地报道来看,一场为期三五个月的美术展览,接待现场观众基本能达到几万人次,上十万人次也屡见不鲜。还有线上参与的观众,更是以数十万、数百万计。

除了市场蓬勃向上,政府也有所行动。今年4月,《上海市美术馆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的施行,将美术馆行业管理向前推进。

在当代艺术评论人、策展人蓝庆伟看来,我国目前与美术馆相关的法律是非常缺乏的,作为全国首部美术馆领域省级政府规章,这部《管理办法》推动当地的美术馆从“规模时代”步入“规范时代”,国内美术馆也需要进一步探索一些制度化的建设。

走向大众

迎接流量这件事,既有社会变化带来的“馅饼”,也有美术馆人的自觉。

在业内人士眼中,广东时代美术馆一直以学术见长。但由于经济原因,2022年8月,这个由房地产企业投资创办的美术馆按下暂停键,计划中的展览、收藏、出版及公共项目都延期举行。

该美术馆学术副馆长蔡影茜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暂停后,团队在考虑如何在机构的发展和运营方面做出调整,包括“美术馆的资金支持来源、面对和链接的不同社群”等问题,以适应当下新的条件和状况。

邵舒同样谈到民营美术馆面临的“糟糕”的市场环境,既包括投资人对民营美术馆缩减预算的问题,也有消费降级、客群流失的现象。

“今年放开之后,美术馆不得不与电影院、密室逃脱、商场沉浸式体验活动,以及与出国的游学、探访、夏令营去抢客流。”邵舒谈到,今年7、8月份和美术馆的客流量,反而比过去减少了30%。

一直以来,有关学术性、专业性与公共性、经营能力的平衡题,始终横亘在美术馆人、尤其是民营美术馆从业者面前。获取流量、获取关注,也许是民营美术馆实现自我造血的“解药”之一。

除了生存外,美术馆也希望扩大影响力,让更多的人接触艺术。

美术馆与艺术展,原本是“曲高和寡”的小众领域,吸引的是艺术系统内部人士以及少数的艺术爱好者。当大众流量袭来,来自不同背景的观众有了走进美术馆的需求。一些美术馆人也主动尝试打破边界,走进大众,走向社区,走向乡村,与在地环境寻找深层次的连接。

比如,和美术馆推出“宠物友好计划”,接纳观众带着宠物进入美术馆;上海举办城市空间艺术季,让艺术展走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在家门口唾手可得;成都A4美术馆连续举办9届儿童艺术节,邀请共创的公众从不及50人到目前超过3000人,5岁的孩子都能成为艺术节的小策展人;四川美院美术馆去年策划了“美术馆之夜·夜游美术馆公共美育周”,吸引市民感受美术馆的另类魅力……

一座城市究竟该有多少座美术馆?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何桂彦给出的答案是,“1000个人有一个美术馆”。

想要达成这样的密度,就得让“美术馆热”走进城市公众的生活中,走入真实的社会现场,不做高高在上的艺术殿堂,而是为大众创造近距离参观的条件。

保持定力

当前,一部分观众的美育需求起来了,文化消费起来了,这是大家观察到的最明显的变化。但有时候,画风会走偏。

观众逐渐建立起逛展的文化习惯,但目前还多数停留在偏向娱乐的消费行为,艺术功能被弱化或是忽视。相比对真正好的艺术品和真正好的展览的需求,也许现场“是否出片”更能打动观众花钱去看一场艺术展。

收藏、研究、展示、传播、教育、文化交流等,皆是美术馆的使命,但有时候天平会为迎合流量而妥协,成为一场以流量为目的的策展,只是借用了美术馆空间而已。

流量来了,但又不要被流量裹挟。几位美术馆人谈到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国内美术馆缺乏做学术研究的能力与毅力,不梳理自己的艺术史,没有相对完整和明确的作品系统,很少做一些建构中国文化影响力的事情,“放十年之后来看,谁来为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市场打下基础?”

在博物馆系统中,美术馆的发展历史其实并不算长,尤其是我国的美术馆起步比较低,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包括对运营模式、体制建立、社群公众、以及与国际之间的关系,都还需要不断反思。”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璜生提到,“这么多年,中国美术馆的发展依旧是困难重重”。

当然,国内美术馆还存在着其他的短板与矛盾,在关注度激增的当下,显得更加突出。

据“文旅之声”披露,全国美术馆从业人员从2013年的3498人增长到2021年的6249人,但“行业人才不足”的问题被放在了讨论的第一位。

图片来源:文旅之声

同期,美术馆机构数从2013年的337个增长到2021年的682个,但“它们大多不活跃,而且质量参差不齐,文化影响力、经济效益都太弱”。

再次,随着科技的进步,艺术的创作方式、传播方式都在发生改变,“但我们美术馆从业者、艺术家、策划人的敏感度不够,大部分人并不具备与新兴方式接轨的艺术语言转换能力”。

美术馆与城市,犹如人的躯体与灵魂。当躯体日趋壮大,需要足以支撑的灵魂。当大众流量翩跹而至,借着这股热情,美术馆能否借机为自己打下一片文化阵地?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标签: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