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讯!帕金森病诊疗须走全流程管理路径
2023-04-10 22:34:21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帕金森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危害我国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三大杀手’。帕金森病的早防早治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关键举措之一。”4月9日,在由中国帕金森联盟主办,灵北中国支持的“早防早治、共同参与”世界帕金森病日患教义诊活动上,北京医院神经内科首席专家陈海波教授表示。
?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4月11日是第27届世界帕金森病日。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有300万左右的帕金森病患者。到2030年,我国帕金森病患者数将达500万,几乎占到全球患者数的一半。在这其中,65岁以上人群帕金森病患病率为1.7%,且随着年龄增长,患病风险逐渐增加。
那么,帕金森病患者如何实现社区早期筛查以及全病程管理呢?
早诊治是关键
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与老年人群息息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不断攀升。其中,帕金森病是继阿尔茨海默病之后第二大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作为一种终身的慢性疾病,帕金森病的管理需要医生、患者、照料者、社会各环节共同协作。”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陈彪教授说,帕金森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需求很大,但现有的信息渠道并不能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
数据显示,有30%的患者与家属表示信任医生宣教,但仅靠就诊的医患沟通难以解答所有疑问,仍有60%的患者表示自己获取疾病信息不足,需要更多科学可靠的疾病知识来源。
与会专家正在做动作示范。(主办方供图)?
鉴于此,此次活动上,一本由全国12位帕金森病领域专家、帕金森病友会与灵北学院联合汇编的针对帕友们最关注的问题进行解答的《帕金森病疑问医答》手册正式发布。
“在国家的‘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中,强调要加强老年人群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筛查、干预、分类管理和健康指导。”陈彪认为,上述手册能为帕友和家属提供科学的疾病知识和实用的健康管理建议,提升疾病认知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国内最新临床指南指出,患者确诊帕金森病后,不管是否影响到生活质量,都应尽早开始治疗。这样患者症状才能极大程度地得到改善,且多年后与延迟进行治疗的患者相比,运动功能也被保留得更多。如果推迟治疗,患者极有可能错过药物治疗的最佳时机,错失原本可以达到的生活质量。
“研究证明,有些抗帕金森病药物可能有疾病修饰作用,所以现在治疗的新理念是:提倡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药物治疗在帕金森病诊断一旦明确后应尽早启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马敬红教授强调。
目前,帕金森病治疗的主要手段是药物治疗,抗帕金森病药物主要有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B型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几大类。
落实全病程管理
帕金森病作为一种终身性慢性疾病,需要长期坚持服药、合理饮食、康复锻炼,因此出院后的康复管理也十分重要。与会专家表示,“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联合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延续性护理模式,通过医院、社区和家庭三方通力配合,可实现科学、全面、优质的慢病管理服务。
与会专家为患者耐心讲解。(主办方供图)?
实际上,帕金森病患者大多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所以护理工作大部分需要在家庭内完成。对此,马敬红表示:“抗帕需要医生、患者、照料者和社会共同协作参与配合。落地实施‘医院+社区+家庭’联合管理,可由医院和社区工作人员为患者提供完整连续的专业护理,将护理工作重心由医院转移至社区和家庭,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缓解患者家庭压力。通过提高公众认知,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全程管理,患者可以极大程度地得到规范诊疗和科学管理,进而改善生活质量。”
那么,社区卫生机构如何在帕金森病的早期筛查中发挥作用?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李颖表示,“社区医院作为帕金森病全病程管理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早期筛查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在社区进行帕金森病的筛查,让处于早期的帕金森病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极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发病风险。”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所导致的社会负担也日益严重。灵北中国总经理霍衍思表示,“中国多年来在降低帕金森病的疾病负担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在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应对如此挑战仍然任重道远,需要政府、协会、学术界、医疗机构、企业以及患者群体的共同努力。让患者及其家人更好地管理帕金森病,恢复脑部健康,让每个人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标签: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