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中国式”微创技术传到国外
2023-06-19 17:52:33 来源: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
本报特约记者 韩文青
上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微创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广医一院)泌尿外科专家吴开俊教授学成归国,完成了我国第一例经皮肾镜取石术,并举办了全国第一个“腔内泌尿外科学习班”,此举让广医一院的微创技术走在全国前列。
(相关资料图)
病情反复18年,终于实现“保肾取石”
今年37岁的燕子(化名)17岁体检时就发现右肾结石。结石反复复发,在发现后2年里,她在外院做了三次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但还是摆脱不了结石复发的情况。更糟糕的是,她的右肾开始出现萎缩,肾功能只有正常人的1/3左右。多年来四处求医,很多医生都告诉燕子可能要将肾脏切除,年纪轻轻的她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更让她担心的是,她左边的输尿管也曾因狭窄而动了两次手术,一旦右肾切除,左肾万一也出现肾功能下降,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她一直不敢治疗右肾结石的问题,多年来在反复住院—手术—出院—再入院中循环往复。
她两周前再次出现右腰部疼痛,来到广医一院检查评估发现,她的右肾又有多发结石,最大一颗直径将近3厘米,右侧输尿管—膀胱连接处也有多个大大小小的结石,在输尿管中下段还有积液。
为达到避免结石复发的目的,手术时取尽结石尤为重要。但感染性结石往往是“鹿角形”结石(形状像鹿角而得名),要取尽结石难度非常大,同时还有很大的感染风险,这也是其他医院建议切除肾脏的原因。但广医一院泌尿外科团队在肾结石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刘永达教授建议可以使用航母肾镜结合EMS航母碎石以实现最小创伤,通过超声结合X线定位以实现最精准定位结石,一次打五个孔以实现最少手术次数取尽结石。燕子接受了医生的建议,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术后当天就拔除造瘘管,18年的疾病折磨终于告一段落。
全国微创手术起源单位
1980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有4位医学人才获得公派留学资格,泌尿外科医生吴开俊便是其中之一。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吴开俊初次见识经皮肾镜取石术,“刀都不用开,只开了个小洞,就把问题解决了!”这让他下定决心,“我一定要把这个技术带回中国。”1984年,吴开俊学成归国,开始推广技术的道路。
那时的经皮肾通道是非常粗的,足有一个手指大小,因此出血量非常大。后来,吴开俊不断改良技术,创造了“中国式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经过吴开俊、李逊两代人的努力,团队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当泌尿外科的“接力棒”传到曾国华教授的手中,他带领团队并未停止前进的步伐。
在国外,有学者想到了用水的方式,将打碎的结石冲出体内,但这一方法导致手术取石时间长、术后容易发热等并发症。针对这一难题,曾国华团队想到一个解决方法,发明一个吸引取石系统,可以快速吸出结石,同时减少肾盂内压,以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了想法后,曾国华团队将吸引装置设计出来了。然而,因为肾镜很小,灌进去的水量也很有限,没有水,即使有吸引器,很难把结石吸出来。经过进一步改进,曾国华教授把吸引鞘做成双层,在鞘夹层里面灌水,在鞘里面把碎石屑吸至体外,并命名为“超微经皮肾取石技术”。40年,三代人,真正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
泌尿外科微创技术的“黄埔军校”
1984年,当吴开俊完成了我国第一例经皮肾镜取石术,全国医生都投来了羡慕眼光,纷纷前来取经。为了让这一项技术造福更多患者,广医一院泌尿外科团队举办了全国第一个“腔内泌尿外科学习班”。自1984年率先开展培训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医院共举办国家级培训班208期,培训国内泌尿外科专科医生1.4万人次;举办国际培训班十余期,培训来自美国、英国、德国等近40个国家165名泌尿外科专科医生,被誉为泌尿外科微创技术的“黄埔军校”。
曾国华一共带教过12名国外泌尿外科医生,目前成就最高的是尼泊尔的一名顾问医师赛纳贾(Sanjay),现在已经是尼泊尔乃至南亚泌尿系结石的领军人物。2005年初,进修了3个月的赛纳贾回到尼泊尔。他想复制曾国华的术式,但由于缺少设备和个人技术不足,他决定再次求助恩师。曾国华二话不说就选择了一个节假日,带上了微创设备直飞尼泊尔加德满都。曾国华回忆道,自己一共去了尼泊尔14次,亲手或指导赛纳贾完成了200多台手术,终于将其带教成才。
2014年,曾国华决定将国际尿石症联盟的年度大会举办地点定在尼泊尔,让尼泊尔泌尿外科医生能近距离观摩世界上最顶尖的技术。尼泊尔病人和医务人员更是亲切地称他为“中国石头教授”。曾国华介绍,广医一院泌尿外科在世界上首先创立“中国式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和“超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解决了泌尿系结石手术创伤大的难题,将结石清除率提高25%,并发症率降低59%,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已推广至48个国家784家国外医院及3000余家国内医院。▲
标签: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