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有五感?那我大概暂缺了两感

2023-08-08 11:11:24 来源: UniDesignLab

转自:建筑师小姐姐的日常


(资料图)

时隔五年,Kengo Kuma(隈研吾,其事务所简称KKAA)的展览再次于盛夏光临上海,这次的展览地点从大虹桥转移到了市中心的复星艺术中心,主题也从早年偏向材料的A Lab of Material转换成了以Kengo Kuma在后疫情时代提出的全新概念“Architecture for the Five Senses”,从视、听、触、嗅、智等人类的感官层面出发,探索未来建筑的全新形态。这就是“隈研吾:五感的建筑”,实际上这个展览去年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曾展出过。不如来赌赌看,这场会不会有前年复星的Tadao Ando展的火爆?

海报集合

我先投(应该)不会。期待被打脸。

主要还是Tadao Ando的知名度早已经突破了建筑界,尤其是他设计的几座可供打卡的教堂和美术馆,而Kengo Kuma还未曾做到如此程度,虽然他在展览策划的时候,已经在考虑如何让大众丝滑顺利地进入并融入专业建筑艺术展览。

2021年安藤忠雄-挑战展:

上次写的kuma展览贴还是个次年开号之后的回顾贴,连文章配的图片都偏向于材料的细节而非展厅的空间和策划。而就在今年Kuma展开展的第二天,在群里就收到了朋友的@,问两次展览的体验有啥不同。记得我说的是:2018年虹桥展偏大气感呈现,2023年复星展偏小尺度体验。

2018年,看这些动辄比人高、时常顶天立地的局部模型:

2023年,数个可进入体验的等比尺度模型,以及大量小建筑模型:

下面链接可快速回顾5年前的Kengo Kuma展:

这些年也持续关注和到访复星艺术中心本身:

看图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当年在虹桥国际展会的展览,空间挑高+偏大型展览和活动的设定,让当年的展陈偏向于简洁大气;这次展览所在是市中心单层面积较小、普通层高为主的Heatherwick设计的艺术中心,整体展览占据了从一层到三层的空间,动线上也需要观众在楼梯与电梯之间交替更换,加之室内空间的特色和局限,更加适合于做小体量场景、多媒体艺术等的呈现。

据介绍里说,这是Kuma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体验式回顾展,涵盖了建筑模型、音乐、香氛、大型装置、多媒体艺术、文献、书法等多种形式,也是他近二十年来的工作与生活场景的集中呈现。

“展览以多重媒介调动观众感官,同时引发人们对于建筑与自身所处环境的思考,不仅意在试图传播更多建筑上的专业知识,更期待观众通过在场的参与及人与人的互动中打开新的思维方式,同时获得心灵的慰藉。”

既然主题是五感,那么策划必然从视、听、触、嗅、智层面,调动感官,让观众重新感知自身、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联。很可惜的是, 看完了全场,我都没有发觉其实每一层空间都拥有自己的气味:木材、绿草,和风等等,而且不同模型区域还以不同的声音为背景…… 虽然在现场布置上,已经刻意用地毯吸收脚步声音,并且用白色背景、青脆幼竹以及地面上用以分隔的灰色砺石营造出了自然的气息。可能是由于视觉里吸引人的信息太多,从而降低了其他感官的灵敏度,如果能够触摸,相信触觉也是一份能让人记忆深刻的感受。

展览楼层分布图

从空间次序上看

与其他很多在复星艺术中心所做的展览类似,这次的展览也在户外广场上设置了一件装置作品《竹棱》,装置以金属材料对竹条的自然韧性进行了模拟,同时也呼应着艺术中心本身流动的金色外壳,以向上的形态唤起植物自由生长的曲线与生命力。

“竹”是Kengo Kuma最为标志性的材料运用,也是本次展览的序章,位于非大型展不启用的一层。入口处是全新设计的装置作品《竹涧》,重现了他内心深处描绘的“原风景”——上万只竹条由可再生、可重复组装的构件所连接,竹的柔韧与重力形成绝妙的平衡,形成曲线,浮于空中。

若要说建筑师的艺术作品跟艺术家的有何不同,下面这段来自嘉德艺术中心总经理寇勤的话非常精准的点出了区别:

“建筑师所做的装置的确和雕塑家或画家不一样。你初看时有一种特别新颖奇妙的感觉,可是仔细看它的每一处都是那么规则,那么细致。”

‍走过由《竹涧》组成的走道,有一个较小的区域可供了解建筑师的部分代表作品,如马赛当代艺术中心、北京前门(KKAA事务所在北京的办公地点)等的模型、手稿,相当于先给本次展览的调性和风格打了个样。

前门这个模型,五年前也有,不过用的是另外一种材质和色调,个人还蛮喜欢的:

同场的其他项目:

从一层到二层,要经过一段长长的楼梯走道空间,随之而来的据说是Kengo Kuma的第一件沉浸式多媒体装置作品《五感的数字时空》,这是一个向三维多媒体空间扩张的建筑作品的世界。要说多有技术创新和突破,大概比不过以多媒体出名的Team Lab、遇见博物馆之类,但这样三百六十度全方位投影呈现建筑作品的,确实少见。

看一小段感受一下:

以下视频来源于建筑师小姐姐的日常 ,时长 01:58

离开多媒体展厅的空间里,有另一件大型装置作品《竹曲》,大量竹条形成幅度与曲率不尽相同的“曲线”,延伸出平缓的螺旋形状,直径6米,以为复星艺术中心定制的展陈路线映照出竹林错落的光影,营造出如同静谧竹林中的茶室空间,里面基本没有空闲的时候,一直有成群结对来参观的人在里面拍照打卡。

同层的其他展区通过模型、手稿、书法、等比例还原尺寸模型等作品,搭配音乐与香气(额,还是没有关注到...)带观众“沉浸体验”已竣工或正在进行的多个项目。其中包括浅草文化观光中心、船厂1862、设计建造中的鑫耀中城里的双子星剧场以及建造中的波尔图屠宰场等等。

二层往上,是层高较为普通的三层展厅,这里的流线也跟以往的展览有所不同,勾勒出了一条以不同主题串联的展陈路线,呈现出了Kengo Kuma更多的建筑作品以及...书法作品?

原来这些都是建筑师本人所写:

从细节展示上看

以个人来看,还是更喜欢展览里面呈现出来的、在各个不同作品里面有针对性设计的建筑细节,有些在5年前的展览上就有,这次重复出现,抑或在5年后,从设计变成了落地项目:

之前展览上觉得特别精巧的台湾道观:

这次也出现了:

之前看到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里外墙由不锈钢丝挂起的瓷砖屏风,觉得很神奇:

这次有全面的项目模型和细部介绍:

上次只关注到模型的项目:

这次发现是成都的知美术馆,可惜隔了这些年,还是没去成现场...

还有这个大家都很喜欢的茧形建筑:

仔细看了才发现是个用塑料纸板做成的、可移动的茶室:

而这个形状诡异的构造物:

实际上是个供养昆虫的透明纪念碑:

个人最喜欢的还是这两件:

一座是微热山丘的日本店(由竖向倾斜的木榫卯构造支撑,可称之为昆虫型结构),一座是木桥博物馆(超越传统的斗拱技术实现了木砌结构的平衡性,采用了传统悬臂桥技术),除却功能不说,本身确是艺术与技术结合的精巧之作:

当然,有一些上次展览里很喜欢的细节没能再次见到:

取而代之的,是放出了新的细部设计,比如船厂1862项目里用保留的外墙砖做的特殊外立面:

日本星巴克太宰府天满宫表参道店内部的木结构框架:

以及设计中的紫砂博物馆里,由紫砂手工制作的、表面有凹凸肌理的,鳞片般的陶板,最后这个值得期待:

回来翻了资料才发现,模型展台亦是出自KKAA之手,以三根木头插接在一起作为支撑结构单元,其数量根据桌面大小及模型重量而变化。

从寻找项目上看

KKAA的涉猎实在是有些广泛,几年不见,又多出了不少新建成项目和设计中的项目,挑了一些出来,列入待拜访清单以及期待落成清单里。

坐标杭州的潮音禅院,把通常情况下以水平方向发展的“院落”和“城市”进行立体化,形成带动充满活力的功能综合体。建造中:

坐标东京的接盘作品,已建成并投用的日本新国立竞技场,现代的方式再现传统日式建筑所持守的屋檐之美:

2018年的时候只展了个比较具象的模型:

之前提过的上海鑫耀中城双子星剧场,建造中:

跟斜对面的达令交流中心对比起来,好像是有那么一点点神似:

波尔图屠宰场,设计让其与城市再一次连接,复活它的历史和记忆,大型屋顶设计为穿越城市环路的人们提供了独特的视觉冲击力,也为社区活动提供了全年充满活力的户外场所,设计中:

还有已经建成多年、却一直没去现场看过的浅草文化中心:

坐落于杭州龙井茶田之中的泰康养老设施:

位于三亚的旅游目的地“海棠故事”,设计中:

位于宁波的韩岭美术馆,被设计成一座“小山”,既是建筑,又同时作为围绕着东钱湖群山中的山脉之一,融入到了周边的景观之中:

以及上海市中心最令人期待的,张园美术馆!感觉这个造型有一丢丢似曾相识,有点BIG的风范?

还记得2018年的Kengo Kuma展,远离市中心、不通地铁,但现场还是有为数不少观众在认真观看,若要细究,同行的数量不会少于七八成,当年公司的外国同事还大老远带着来探亲的太太兴冲冲地跑过去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几年过去,我们已经又看过了更多顶级建筑师的展览,从同是日本的安藤忠雄、石上纯也,到普利策奖得主扎哈、努维尔、皮亚诺、福斯特,再到老一辈学术派代表海杜克、酒店专业户Kerry Hill,以及中国建筑师童寯......还有没有足够打动和震撼我们的建筑师展览?还有没有能让人对建筑师这个职业产生敬畏与尊重的述说?

至少从个人印象里,以及以自己浅薄的认知来看,身为建筑师的自豪,来自海杜克的“海上假面舞”;对老一辈建筑师扎实功底和深厚思想的钦佩,来自童寯的“西行画录 东南园墅”,以及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艺术中心合作系列里众多来自柯布西耶的画作和草图;而对于能够快速学以致用和提供思路的设计构思和细部思考,则更多来自Renzo Piano和今天说到的Kengo Kuma。

如果说未来还想看到哪些建筑师相关的展览,抛弃落地性不谈,个人最期待路易斯康、路易斯巴拉干、阿尔瓦托西扎以及密斯凡德罗......(希望不是在做梦)。在短期内没有办法走遍天下的前提下,能够在一场策划全面、构思精妙且不乏学术探讨的展览中看到历代建筑师经验的精华,也是异常宝贵的实践课堂。

标签: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