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峰中西思想-学习笔记(8)主体性思想

2023-08-13 21:13:46 来源: 哔哩哔哩

中国古代主体性思想的渊源 孟子学说与“心学”的萌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何谓近代思想?近代思想的核心,就是主体性原则(subjectivity)的树立。简单来说,人活着的同时还知道自己活着,人就这样把自己跟动物区分开了。当一个民族的思想能够形成对主体性的认识,这个民族的思想上就进入了近代。

哲学和宗教乃至艺术,这是三个人类精神活动的最高领域,它们的主题是同一个,就是来达到人的自我认识。在人的自我认识的这样一个进展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就是人能认识到自己是主体。

西方人在思想上进入了近代的一个标志,就是笛卡尔提出了他的命题,叫“我思故我在”。所以笛卡尔被称为西方近代哲学之父,他是西方近代哲学的真正的开创者。

宗教方面新教的“上帝在我们每个人心中”也是主体性思想的体现

中国近代思想的标志则是禅宗的兴起,因为禅宗在修行当中强调的就是主体性原则——我们修行是要成佛,而成佛不是靠别人,世界上没有救世主。“人皆有佛性”

禅宗是佛学中国化的最高成果,禅宗是中国人的智慧,是受释迦摩尼启发的。第一个把禅宗传入中国的,是印度人达摩,达摩之后的二祖、三祖、四祖、五祖,到第六祖慧能都是中国人,到了第六祖慧能,禅宗才真正奠定了它的基础。

中国近代思想在古代的萌芽是孟子的学说。西方近代思想的古代萌则芽在苏格拉底那里。

先说孟子:性善论与性恶论

人性本恶的根据:首先人是生物,我们必须承认生物有自保的本能,在食物有限的情况下,出于生物的自保的本能,一定会发生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争斗,这就是人性的恶的一面来了。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时代,每个人都在市场的舞台上逐利、竞争,有时候甚至物欲横流。似乎荀子是对的,每个人都是逐利的,利己主义乃是人的天性。

荀子认为,因为人性本恶,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争斗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人比动物聪明,为了把利益争斗限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里面,避免双方同归于尽,于是人们发明了一整套规则,这就是道德的起源,道德在人性中是没有根据的,来自人的后天聪明。

人性本善的根据:人性的善在于人心,孟子的原话是这样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他又说这样的话:“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假如一条野狗咬了你一下怎么办?你会去法院告他吗?不会,因为你不会把狗当人看,你只会狠狠地踢它一脚,让它下次不敢再咬你就罢了。狗咬你一下是自然现象,你狠狠踢它一脚也是自然现象。因为狗没有心,这就是心存在的依据。

再比如小孩子落井,你的恻隐之心油然而生,这仁心一发动,就打破了你跟小孩子之间的形骸间隔,这时候你就与小孩为一体了,能感通到小孩身上的“心”,这就是孟子讲的心。仁心一旦发动起来,你就要跟着这个仁心去走,于是你情不自禁的要去救他,但你转念一想:如果我把他救起来,会产生对我怎样的结果呢?有利还是不利?如此一转念,就完了。因此,宋朝的儒家就说过这样的话:“初念是圣贤,转念是禽兽”,初念就是仁心发动的最初的念头。转念就把已经发动起来的仁心又遮蔽了,考虑到小我,那就是私欲,私域遮蔽了仁心。

总结:孟子与荀子所说的人性不在同一个层面上,荀子讲的人性是自然性,而孟子讲的人性不是自然性,它超越于生物性之上,他说的是“心”,不是心脏的心(heart),也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心(mind)他讲的“心”是超生物、超心理层面上的,英语词汇中找不到对应的词,德语中有个对于的词叫Gemüt。

孟子说的这种,它已经不是自然力了,它是我们作为主体的能力。这种能力超越了生物学规律在我们身上的作用,比方说我此刻饿的要死,眼前有一块肉,但因为它不是我的,我就坚决不吃。孟子的学说是中国心学的萌芽。在荀子的学说当中,人是没有主体性的,孟子把人的主体性说出来了。

孟子的心学在他同时代人那里很难被理解和接受,人们更多的接受了荀子的学说,意味着如果我们去遵守道德规则的话,我们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利益的考虑,于是荀子的学问在实践中会带来一种人格——以道德为手段谋取利益的人格,道德只是他的手段,这种人格叫乡愿人格。我们俗话说的某些老好人,老好人有两类:一类是真实的老实人,还有一类正是拿道德做手段谋利的。

孟子的学说没有大行天下,埋没无闻了,后来才被重新捡起来了。什么时候捡起来的?是禅宗把它捡起来了,心学在禅宗的思想中重起。

苏格拉底与古代西方主体性思想的萌芽

苏格拉底的哲学向来被称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因为苏格拉底哲学的主题是讨论人生问题。

“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就是说,人首先要达成自我认识,这样他的生活才是有价值的,我们的生活是否有价值,是需要经过审视的。

有价值的、好的、善的生活,人怎么知道它呢?苏格拉底认为人本来都知道,“在这世界上没有人有意为恶,无意为善”

一个干了坏事的人,他仍然要为自己干这件事提出理由,要为自己辩护,这种为自己辩护的需要证明什么?证明他知道善和恶的区分。

善与恶如何区分?这个区分就是天理。人心真诚地求生、求爱,这便是天理。一切助长生的都是善,一切摧抑生的都是恶;一切助长爱的都是善,一切摧抑爱的都是恶。

苏格拉底与孟子:所以我们说苏格拉底也发现了“心”,就像先秦时候的孟子发现了“心”一样,“心”是哲学的题材,不是科学的题材。一个民族的哲学达到一定的自觉程度,它就是发现了“心”,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叫主体性的确立。区别在于,孟子把“心”,理解为生命情感,本真的生命情感,那叫本心仁体。苏格拉底所发现的“心”,不是生命情感,而是理性的心。苏格拉底认为我们用知善、知恶的理性的心来审视自己的生活,这就是他们之间的差别。

正因为有这种差别,苏格拉底才说的那样一句话:“什么叫好的生活?就是在美德中的生活”。那么美德是什么?“美德即知识”什么叫知识?理性的运用。理性的运用才能揭示人类生活的价值。

已整合入个人知识体系,详见 [主体性思想](/cbrain/share?nodeid=9b192a4bc9f88fc3)

标签: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